光子芯片研发领域正迎来历史性转折点。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与知满科技联合研发的OptoChat AI智能引擎已完成内部测试,将于2025年3月正式上线。这款引擎整合了国内顶尖的DeepSeek大语言模型与半导体行业模型,构建起覆盖30万项专利文献的全球最大光子技术数据库,标志着中国在光电融合领域迈出突破性步伐。
该引擎的技术架构建立在薄膜铌酸锂异质集成技术基础之上,南智光电此前已实现8英寸铌酸锂光子芯片流片技术突破,并发布了国内首个晶圆级铌酸锂光子芯片PDK标准工艺包。OptoChat AI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海量光子器件参数、材料特性数据进行建模,可实时优化光波导结构设计,将传统需要数周的设计验证周期压缩至分钟级。其智能算法模块能够自动匹配全球专利数据库中的技术方案,为科研人员提供跨领域的技术迁移建议,有效解决光子芯片研发中普遍存在的多物理场耦合难题。
在产业应用层面,该引擎开创性地构建了”设计-仿真-制造”全流程智能辅助系统。系统内置的光通信场景需求模型,可针对400G/800G高速光模块、硅光集成器件等具体应用场景,自动生成器件参数优化方案。南京江北新区”研产贯通”政策支持下的首条薄膜铌酸锂+X异质集成产线,已通过OptoChat AI完成两批产品迭代,验证了智能引擎对实际生产的赋能效果。
不同于常规AI工具的通用性定位,OptoChat AI在技术路径上采取了垂直深耕策略。其知识图谱构建深度聚焦光子技术领域,通过解构全球30万项专利中的技术要素,形成覆盖材料、工艺、器件、系统的四级关联网络。这种专业化知识架构使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光子芯片研发中的技术瓶颈,提供具有工程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建议,而非泛泛的技术方向指引。
该引擎的开放架构设计体现了独特的生态构建思维。免费开放的基础平台将吸引全球研发机构接入,而共建的产学研数据共享网络计划,则通过知识贡献激励机制,推动形成动态更新的行业知识库。这种开放协同模式有望打破传统光电领域的技术壁垒,加速光子芯片技术从实验室到产线的转化效率。南智光电研发团队透露,系统已预留量子光学器件设计接口,为未来光电量子计算技术的融合预留了扩展空间。
在区域创新生态层面,南京江北新区通过”四大行动”政策体系,形成了从设备采购补贴到技术验证支持的完整扶持链条。政府主导搭建的光电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有效降低了企业技术集成门槛,这种政策环境与技术创新形成的共振效应,或是OptoChat AI能率先突破的关键因素。随着智能引擎的上线,中国在光子芯片领域正从技术追赶转向生态引领,全球光电产业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