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人工智能领域传来重磅消息: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10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由杭州城投产业基金、上城资本等国资背景机构领投。这是继2024年12月获得30亿元融资后,这家清华系AI企业在半年内的第三轮大规模资本注入,公司估值已突破200亿元人民币。此次融资不仅标志着资本对国产大模型技术的持续看好,更折射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格局的深层演变。
从技术基因来看,智谱的成长轨迹与国内大模型发展史高度重合。其核心团队脱胎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2019年推出的GLM-130B成为全球首个公开的中英双语千亿参数模型,开创性地采用通用语言模型框架,突破Transformer架构的局限。2023年开源的ChatGLM-6B单卡版模型,以轻量化优势降低大模型应用门槛,累计下载量突破百万次,形成开发者生态雏形。此次融资后宣布的“开源年”战略,计划发布涵盖基座模型、推理模型、多模态模型及智能体的全栈开源体系,或将重构国内开源社区的力量平衡。
杭州国资的入局揭示区域经济博弈的新维度。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圈着重基础研究的定位不同,杭州正以“硬科技+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构建创新生态。在培育出DeepSeek、宇树科技等“杭州六小龙”后,此次跨区域投资智谱,实质是通过资本纽带实现技术资源与产业场景的跨域整合。新成立的浙江智谱新篇科技有限公司,将依托长三角地区密集的制造企业、金融机构和数字服务平台,探索大模型在智能质检、风险控制、个性化教育等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这种“北京技术+浙江场景”的协同模式,可能成为破解大模型落地难题的新范式。
商业化路径的差异化选择考验企业战略定力。智谱采取B端与C端并行的策略,在政务、金融、医疗领域,通过API服务、私有化部署等方式实现年收入超100%增长;消费端则借助三星Galaxy S25系列等终端设备预装,触达数千万用户。但DeepSeek等竞争对手的开源策略正在改变市场规则,部分政企客户转向部署免费模型。对此,智谱选择深化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建设,在保持API价格普惠的同时,开发智能体平台支持企业快速构建专属AI应用,这种“基础模型开源+高阶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既维系开发者生态,又确保商业变现通道。
资本市场的持续加注背后,是国产大模型技术路线逐渐清晰的产业图景。GLM架构的持续迭代证明,避开国际巨头主导的Transformer技术路径,同样能实现模型性能突破。最新融资披露的技术方向显示,智谱正在攻克复杂推理、多模态理解等关键能力,其CogVLM视觉语言模型在图像理解任务中的表现已接近人类水平。当行业焦点从参数竞赛转向实用价值时,这种兼顾技术原创性与应用落地性的发展模式,或将成为中国AI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观察,这轮融资不仅是单个企业的资本事件,更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技术追赶到生态构建的转折信号。当区域政府、学术机构、科技企业形成创新共同体,当开源生态与商业闭环达成动态平衡,国产大模型的产业化进程正步入价值释放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突破、资本配置与产业政策的共振效应,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AI产业格局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