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出台 12 项人工智能新政 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

在2025年3月10日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广东省政府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通过12项系统性政策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此次新政的出台,标志着广东在整合机电技术与数智技术双重优势的基础上,正式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确立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政策的核心在于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针对关键技术攻关,政府设立梯度化资金支持机制:对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配套项目实施”一事一议”制度,单个项目省级配套金额突破1亿元;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中心分别可获得最高5000万元和1000万元资金支持。这种分层资助模式既保障了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又强化了技术转化的商业价值。值得关注的是,政策特别提出组建跨领域产业创新联盟,通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三方协同,突破核心算法、智能芯片、灵巧手等”卡脖子”技术,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在国内尚属首创。

企业培育策略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通过构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的梯次培育体系,政策既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又重视中小创新主体。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财政采取1:1配套奖励机制,最高分别给予300万元和200万元叠加支持。这种”省市联动”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预计将推动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形成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东莞、珠海等城市则在关键零部件进口替代、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形成差异化布局。

应用场景的开放性布局成为政策亮点。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双轮驱动战略,政策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规划了500余个示范应用场景。在工业制造领域,每年择优支持10个工业大模型应用案例,单个项目奖励高达800万元。更具突破性的是,政策首次将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至乡村振兴领域,通过”机器人下乡”计划推动农业智能化转型。这种场景驱动的技术落地模式,有效解决了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创新值得特别关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被明确列为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载体,通过构建高质量人工智能数据集和语料库,形成可交易的数据产品和服务。政策提出的”数据要素×”行动计划,将数据价值释放机制与具身智能技术发展深度绑定,这种将基础资源与产业应用直接关联的政策设计,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中具有领先意义。

从产业生态构建视角观察,广东此次政策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征。200亿元专项母基金的设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50%的税收新政,以及粤港澳三地伦理共治机制的探索,形成了”资本-技术-伦理”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这种立体化政策框架不仅突破了传统产业政策侧重单一要素支持的局限,更在全球范围内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提供了区域性解决方案。随着政策有效期明确至2027年底,广东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先发优势有望转化为持续的产业竞争力。

科技分享

ChatGPT 渗透全球 75.9% 企业 印度职场使用率达 92% 领跑全球

2025-3-11 11:17:53

科技分享

字节豆包大模型实现训练成本大幅缩减 40%

2025-3-11 11:48:44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