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携手华为发布临床医生助手一体机,AI + 医疗合作再升级

在2025年3月11日,东软集团与华为联合发布了“东软&华为临床医生助手一体机解决方案”,标志着双方在AI+医疗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该解决方案基于华为昇腾技术及东软的DeepSeek大模型,深度整合医疗场景需求,覆盖临床医生从病情分析、病历书写到学术交流的全流程。

技术架构与功能创新
该一体机解决方案搭载了昇腾AI处理器,结合东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积累的超过20年临床数据,实现了医疗数据处理速度提升30%以上。核心功能包含12个高频使用场景:问答广场可实时调阅最新诊疗指南,通讯助手支持多科室协同会诊,病历生成模块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语音问诊内容自动转化为结构化电子病历,内涵质控系统则能自动检测病历逻辑漏洞并给出修改建议。值得注意的是,系统内置的DeepSeek模型经过300万份三甲医院真实病历训练,在辅助诊断建议的准确性上达到97.3%的临床验证通过率。

生态合作与行业影响
此次合作建立在双方长期技术协同基础上。2025年MWC巴塞罗那展会上,东软已展示基于昇腾平台的智能影像诊断系统,此次发布的解决方案是其技术矩阵的横向扩展。值得关注的是,东软已有超过40款医疗AI产品通过华为技术认证,涵盖智能分诊、用药辅助等场景,其中飞标医学影像标注平台5.0在骨关节病变识别的敏感度达99.1%,较传统方法提升15个百分点。合作双方正在构建“云-边-端”协同体系,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300家三甲医院的智能升级。

临床价值与发展前景
该解决方案直击医疗行业的三大痛点:门诊医生日均节省2.3小时病历书写时间,住院部病历质控效率提升60%,多学科会诊响应速度压缩至15分钟内。在武汉协和医院的试点数据显示,AI辅助下的首诊准确率提升至89.7%,误诊率下降42%。从产业层面看,这种软硬一体化的医疗AI解决方案突破了传统SaaS模式的数据安全瓶颈,通过本地化部署实现医疗数据不出院,为AI在敏感医疗场景的合规应用提供了新范式。

东软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展现出医疗AI发展的新方向——将通用大模型能力与垂直领域知识库深度融合。这种技术路径既避免了通用模型在专业领域的“幻觉”风险,又突破了传统规则引擎的灵活性局限,为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框架。随着双方在3月10日确立的深度合作计划,预计将在医疗机器人、远程手术辅助等更高阶应用场景实现突破。

科技分享

微软 CEO 纳德拉:不执着自建大模型,系统整合与产品开发才关键

2025-3-12 10:17:27

科技分享

阿里放大招!新夸克上线 “AI 超级框”,能否称霸 C 端?

2025-3-14 9:16:39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