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2月,快手旗下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累计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成为国内首个公开披露营收规模破亿的视频生成AI应用。这一成绩的达成仅用了8个月商业化周期,其收入结构中C端订阅服务占比显著,会员体系以差异化定价策略覆盖66元至666元三个层级,形成稳定的用户付费习惯。数据显示,2024年9月其单月流水已超千万元,用户规模突破150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渗透力。
可灵AI的商业化成功建立在技术迭代与生态协同的双重优势之上。自2024年6月开放测试以来,该模型以周为单位完成20余次版本更新,在语义理解、画面美学和动态效果等核心指标上实现跨越式提升。1.6版本相较前代在”图生视频”场景下的综合效能提升近200%,技术指标超越Google Veo 2之外的全球同类产品。这种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日均驱动的AIGC营销素材消耗量突破3000万元,赋能快手线上营销收入同比增长20.1%。
与行业普遍依赖B端企业服务的路径不同,可灵AI开创了C端订阅与B端服务并行的商业模式。在C端市场,其通过降低视频创作门槛吸引个人创作者,会员体系提供分层级AI工具权限;在B端领域,API接口已接入小米、亚马逊云科技等数千家企业,覆盖虚拟试穿、广告素材制作等场景。这种双轨模式既保证现金流稳定性,又通过企业用户反哺技术优化,形成独特的商业闭环。
可灵AI的商业化突破揭示了AI视频生成领域的两个关键趋势: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场景的深度耦合,以及用户付费意愿的实质性提升。相较于业内常见的”技术先行、商业滞后”现象,可灵AI在语义遵循和动态质量等用户感知维度上的持续优化,使其在短视频电商、直播带货等场景中形成不可替代性。数据显示,用户生成视频的平均播放完成率较传统创作方式提升37%,这种效能提升直接驱动了订阅转化率的持续攀升。
快手的战略布局赋予可灵AI独特的发展动能。作为公司级AI战略的核心载体,该模型深度融入快手主站生态,在降低用户创作成本的同时提升内容多样性。这种内生性协同效应在电商领域尤为显著,其驱动的AIGC素材帮助商家短视频转化率提升23%,泛货架电商GMV占比突破30%。这种生态赋能能力,使其区别于单纯的技术工具型产品,构建起从创作到变现的完整价值链条。
当前AI视频生成领域正经历从技术竞赛向商业落地的关键转折。可灵AI的营收破亿不仅验证了视频生成技术的商业可行性,更凸显出垂直场景深度运营的重要性。其通过”小步快跑”的迭代策略保持技术领先,借助平台生态实现商业场景无缝衔接的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化范本。随着推理算力投入的持续加码,该模型有望在保持毛利率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跨境营销、虚拟主播等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