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GC App月活Top10:DeepSeek1.8亿位居榜首

生成式AI应用的战局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塑行业格局。2025年3月QuestMobile数据显示,DeepSeek以1.8亿月活跃用户量登顶中国AI应用榜首,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国内AI产品的增长纪录,更在全球市场引发连锁反应。该应用的爆发式增长始于2025年1月20日网页端上线,仅用10天便在全球网页端AI应用中跃居第二,移动端推出后5天内跻身全球月活榜第14位,展现出中国企业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竞赛中的独特竞争力。

中国AI应用阵营已形成多元化的头部梯队。字节跳动旗下豆包以破亿月活稳居次席,其成功得益于字节生态在教育、办公场景的深度整合;百度AI搜索与夸克AI助手分列第四、第六,凸显搜索巨头在智能问答领域的持续优势;美图秀秀凭借图像生成技术保持第17位,印证垂直场景应用的持久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元宝与纳米AI搜索在DeepSeek技术赋能下异军突起,分别占据第三、第五席位,展现出开源生态的协同效应。

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构成增长双引擎。DeepSeek以557.6万美元的超低训练成本实现千亿参数模型开源,相较GPT-4节省95%的研发投入,其动态推理优化技术将服务成本降至每百万token仅1元,直接引发全球AI服务的价格体系重构。这种”极致性价比”策略配合精准的全球市场布局——中国用户占比21%、美国9%、印度8%——使其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快速渗透。字节跳动的豆包则通过场景融合实现用户留存,将AI功能无缝嵌入文档处理、在线课程等高频应用场景,形成区别于纯工具类产品的生态壁垒。

视频生成赛道成为中美技术较量的新战场。海螺AI与快手可灵分别以12.4%和9.8%的周活跃用户增速超越OpenAI的Sora,前者凭借97.3%的提示词响应精度建立技术护城河,后者则在口型同步算法上实现83ms的业界领先延迟。这种细分领域的突破显示,中国AI企业正从通用大模型竞争转向垂直场景的精度深耕,通过差异化技术路线构建竞争优势。

行业狂欢背后隐藏着深层次挑战。第三方测评机构数据显示,DeepSeek在新闻事实核查中仅17%的准确率暴露出现阶段的技术短板,其回答中30%包含非中立立场的问题更引发国际舆论关注。当用户规模突破1.8亿量级后,如何在保持增长势能的同时提升内容可靠性,成为横亘在中国AI企业面前的关键课题。市场观察人士指出,下一代AI应用的竞争焦点将从用户扩张转向价值沉淀,那些能在技术创新与伦理责任间找到平衡点的产品,才能真正赢得持久战。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