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新生态!辽宁移动 AI 解锁便民服务全天候模式

在盘锦市康桥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一块竖立的智能屏幕前,居民张女士按住语音交互按钮询问高龄津贴申领流程,AI讲解员即刻展示出材料清单与线上办理入口。这种无需等待人工服务的场景,正成为辽宁移动AI赋能基层治理的日常图景。通过融合AI+、视联网与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慧社区平台,基层治理模式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

技术架构的突破性在于构建了“感知-决策-响应”的闭环系统。1744路摄像头与193路AI算力节点组成的感知网络,将社区动态转化为实时数据流。以高龄独居老人监护场景为例,AI算法通过行为轨迹分析自动识别异常状态,2024年试点期间成功预警37起意外事件,响应速度较传统巡查模式提升82%。这种技术能力转化,使得网格员日均巡查时长由4.5小时缩短至1.2小时,人力释放效应显著。

服务模式的创新体现在时间维度的突破。传统政务服务受限于人力配置存在服务真空期,而AI驱动的24小时响应机制将服务可用性提升至98.6%。在惠宾街道试点中,非工作时段处理的居民诉求占比达到41%,涉及夜间噪音投诉、紧急事项咨询等高频需求。平台集成的57项便民服务事项通过智能导办实现平均3.2分钟的办理时效,较人工窗口效率提升4倍。

治理效能的量化提升反映在三个维度:数据治理层面,社区基础信息采集周期由季度压缩至实时更新;服务供给层面,3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事项平均办理时长较2023年下降68%;协同治理层面,跨部门事项流转效率提升53%,2025年2月的工作座谈会披露,平台已沉淀327项基层治理知识图谱,支持91%的常见问题自动研判。

技术扩散路径呈现明显的场景深化特征。从初期安防监控的单一功能,逐步扩展至幸福教育、品质养老等民生工程领域。在康桥社区的品质养老模块中,AI健康助手累计完成1.2万次慢性病用药提醒,智能穿戴设备异常数据识别准确率达94.3%。这种演进契合基层治理从安全保障向生活服务的功能拓展趋势,技术应用深度与居民获得感形成正反馈。

未来演进方向显现出平台化与生态化特征。自主研发的AI赋能平台正从社区层面向街道层面延伸,计划构建覆盖基层治理全要素的数字孪生系统。技术供应商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完善,2025年度工作规划显示,将开发基层治理决策支持模型,通过机器学习历年4.7万条治理案例,形成动态优化的政策建议库。这种技术治理模式的深化,正在重塑政府智治能力与居民参与方式的双向通道。

科技分享

深圳造 AI 眼镜创纪录!24 小时众筹金额破百万美元

2025-3-6 11:49:42

科技分享

政务智能化提速!杭州余杭 AI 公务员实现秒级办公

2025-3-6 12:01:37

搜索